20世纪90年代,一项在国际医学界引起重大反响的突破性理论——DOHaD 理论(都哈理论)揭示:人类生命早期营养与远期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这意味着,如若母亲在孕期摄入营养不足,将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、心血管疾病、哮喘、肿瘤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发展。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,世界卫生组织(WHO)还把“生命早期1000天”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“机遇窗口期”,认为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,不仅能影响婴儿时期的体格和脑发育,也关系到孩子成人后的健康。
听到这个理论是不是有点吓一大跳?合着咱们以后身体不争气都能怪妈妈当年怀孕没好好补补喽?
这可不是耸人听闻!为了不耽误自己的下一代,正在备孕和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可不能大意,孕期需要的营养千万别少了!
孕期补充营养的总体原则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》和《中国妇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》针对备孕期及孕期女性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原则(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,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,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,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,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,杜绝浪费,兴新食尚)的基础上还提出以下5个原则:
补充叶酸,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,选用碘盐;
孕吐严重者,可少量多餐,保证摄入含有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;
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、鱼、禽、蛋、瘦肉的摄入;
适量身体活动,维持孕期适宜体重;
禁烟酒,愉快孕育新生命,积极准备母乳喂养。
对于孕吐严重的母亲,保证孕期每天摄取至少130 g碳水化合物即可,可根据个人的饮食嗜好和口味,选择易消化的粮谷类食物,如米、面、烤面包、烤 馒头片、饼干等。孕期反应明显时,无需强迫进食,进餐时间和地点也可灵活安排【1】。
为了补营养不顾妈妈的身体状态强行“填塞”,这种行为真的是大可不必啦!
孕期需要补充哪些营养?
补充多少?
2015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(FIGO)发表了关于青少年、孕前及孕期女性的营养建议,主张“营养优先”,将孕前和孕期营养视为女性健康的重要部分。FIGO 和中国营养学会对于育龄期女性孕前及孕期的营养建议如下表所示:建议孕期妇女每天补充蛋白质70~85g,脂肪20~30g,碳水化合物130g,同时维生素、钙、铁、碘、锌都必不可少哦!
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
需要特别关注的营养素
叶酸
备孕期和孕早期都需要补充叶酸,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了。因为人体不能合成叶酸,只能从外界摄取。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、唇腭裂、心脏缺陷、神经管发育缺陷等。
根据2016年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我们建议育龄期妇女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400μg(等于一片叶酸片),并持续至整个孕期。除了要按时服用叶酸片之外,还可以多吃一些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,比如葵花子、西瓜子、榛蘑、猪肝、芦笋等【2】。
可提供200μg叶酸的常见食物量
碘
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,是调节新陈代谢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必需微量元素。由于我国存在广泛的地域性碘缺乏,而且孕期、哺乳期妇女又是碘缺乏的高风险人群,对碘需要从非孕期的120 μg/d增加到孕期230 μg/d和哺乳期240 μg/d【2】。
孕期、哺乳期妇女除规律摄入加碘盐外,应食用富含碘的海产品,海产品是膳食碘的最好来源,其中紫菜和海带是碘的最好载体。
可提供100μg碘的常见实物量
DHA
生命早期胎儿及婴儿体内DHA聚集以及脑和视功能发育的研究显示,孕期需要更多的DHA。2010年欧盟食品安全局(EFSA)将孕期、哺乳期DHA的适宜摄入量定为200 mg/d【2】。
各类鱼肉制品中都含有丰富的DHA,比如鱼子酱、鲭鱼、三文鱼。
常见鱼类脂肪中DHA含量(mg/100g)
铁
为预防早产、流产,满足孕期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和胎儿铁储备需要,孕期应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,铁缺乏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适量补充铁剂【3】。
富含铁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血、肝脏及红肉的瘦肉部分,其所含铁为血红素铁,生物利用率较高,可通过适当增加这类食物的摄入来满足孕期对铁的额外需要。
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0~50 g红肉可提供铁1~2.5 mg;每周摄入1~2次动物血和肝脏,每次20~50 g,可提供铁7~15 mg,基本能满足孕期增加的铁营养需要。
膳食纤维
孕中晚期,逐渐增大的宝宝会挤压妈妈的胃和肠道,很容易导致孕妇便秘。为了缓解便秘带来的痛苦,应注意摄取足量的膳食纤维。
全麦面包、青菜、胡萝卜、白薯、土豆、菜花、香蕉等各类新鲜蔬菜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。它不仅能预防和缓解孕妇便秘症状,调节肠道菌群,促进肠道蠕动,还在防治孕妇肥胖、结肠癌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是孕妇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,近年来甚至被称为“第七大营养素”【4】。
结语
怀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为了能够成功妊娠,准妈妈们要注意日常饮食以及营养,有能力的可以请教营养师,让营养师搭配膳食,毕竟孕期营养状况的优劣对胎儿生长发育、甚至到成年后的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祝你好孕!
声明:
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,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!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。